大唐元和元年四月,白居易参加制科考试。
所谓制科考试,有点像领导岗位公开招考,三五年一次,不定期。考试内容主要是,对国况 世情作出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也就是策论。
当时的白居易,已有两年工作经验。工作岗位是秘书省校书郎,类似于办公厅文档处资料员, 是最低一级的非领导职务。
参加制科考试,白居易是为了考取实职,成为像祖父和父亲 那样的朝廷命官。
在此之前,白居易已有多次考试经历。尽管不做高调学霸,但他却能逢考必过。二十九岁通 过殿试,进士及第。两年后,又通过任职选拔考试,被录用到秘书省。
在白居易生活的中唐时期,进士及第不能马上授官。想谋取官职,一般有三条途径。一是参 加铨选之类的任职考试,等待吏部分配,不过,即使分配了,也未必是实职;二是到基层作辅助性工作,历练一段时间,再由当地官员推荐晋级;三是参加制科考试,直接竞争领导职位,即使已经参加工作,也可以报考。前两条路径的变数比较多,第三条最简洁,因此报考者趋之若鹜。当然,这条途径也最难,中榜率不过百分之一二。
与白居易同年报考的有一千 多人,个个都是精英,都志在必得。
白居易当然也极为重视。为了备考,专门请了差不多一年的长假,还搬了家,从闹市区长乐里,搬到了偏僻幽静的靖安里。
备考的重点是找方向,找方向就是押题。白居易深入研究时政,揣摩皇上意图,押了七十五 个题目。然后,字斟句酌,写成七十五篇模拟答卷,做了一套自制题库。
这个独家题库,涉及政治、 经济、法治、吏治、外交、军事、教化等方方面面。在白居易自拟的标准答案中,很多文章极为精彩,有些观点和表达成为警句,流传千年,直到今天。
其中第二十六篇,是集中阐述生态和资源问题的,谓之《养动植之物策》。那可是一千二百年前啊,秘书省校书郎白居易,居然押了这么一道题,而且分析得非常深刻。今天读来,感觉尤其有味道,甚至有些惊喜。
一
这篇模拟答卷,一开头就振聋发聩。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
白居易用一句话,点透了自然资源与人类需求之间的矛盾。
白居易认为,天地孕育万物,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并非想要就有。大自然提供给人的资源和财富,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以有限应对无限,就必须克制人的欲望,并且得有强制性约束。否则,毫无节制地开发,滥用资源,暴殄天物,最终必将造成资源枯竭。
白居易说,先王非常重视这个问题,朝廷专门制定了禁止破坏河湖的相关规定,设置了管理 山林的部门和官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源利用符合自然规律,有节有度有章法,给大自然以休养生息的时间。
白居易说,狩猎活动要顺应天时,有明确的季节限制。春季,在水獭开始大规模捕鱼之前,不准在山野草泽布网。秋季,在豺开始捕猎准备越冬之前,不准打猎。在鹰隼长成之前,不准把短箭等一切打鸟工具带进山林。
还有,昆虫尚未蛰伏,不能烧荒;草木叶子未落,不能砍伐。不能排尽河水竭泽而渔,不能合围捕猎赶尽杀绝。野生动植物,不是什么都可以吃。虫卵、鸟蛋、动物幼崽等,就不能吃。这是常识,是规矩,是忌讳。
真正做到这些,野生资源和财富才能持续利用。
白居易说,先贤和古代明君,对猪、鱼那样卑微的动物都讲信用,对草木都有爱心。得益于人的长期包容和保护,野生动物对人就产生了信任,不会因人的惊吓而逃跑,甚至可以不留隐私。
白居易这篇策论,洋洋洒洒,旁征博引,从生态哲学着笔,收笔于统治者的执政理念。文章的每一层次,都有典有据。重要观点和句子,可以在《论语》《孟子》《国语》《汉书》等儒家经典中找到思想源头。
二
白居易家学渊源,祖父和父亲都是进士,都曾当过县令及以上官员。
父亲给他取的名字,典出《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意为安 心做好应做的事情,享受应得的东西,不存非分之想。
白居易自幼饱读诗书,深受儒家思想教育熏陶。这次备考,他又重温了儒家重要观点,以提 升策论的精神境界。
贯穿于七十五篇模拟答卷的思想主线,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养动植之物策》,就充分体现了他对儒家生态思想的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
儒家强调天人合一,主张敬畏自然。孔子甚至把这种理念具 体化为生活细节,比如捕鱼的网眼不能太密,不能打夜宿之鸟。荀子劝导人们说,草木开花生长时,不要砍树,尤其不能砍伐幼苗;水生动物怀孕产卵时,不能撒网捕捞;不能捕杀幼鱼、幼鳖,更不能往水里投毒。《礼记》则明确指出,打猎最多只能三面包围,一定要留一面,让强壮的动物有路可逃。
儒家这些理念,白居易已然 烂熟于心,融会贯通,很自然地 写进了模拟答卷。
作为策论,当然还要联系实际。白居易纵论古今,以古喻今,更是在表达自己的从政设想。
的确,早在唐代以前,我国就有了生态保护的法律及其执法机关。
秦朝规定,在草木发芽生长的春天,不准进山伐木;严格禁止捕捉幼虫、幼鸟,更不准破坏 鸟巢,不准掏鸟蛋。
从秦朝开始,历代都置有管理和保护自然生态的官员,官职叫作虞和衡,有山虞、泽虞、林衡、川衡,分别负责制定保护山林河湖资源的政令及其执行。到了唐朝,虞衡还负责砍伐树木和猎捕野生动物等事项的把关审批。
白居易的这篇策论,举重若轻,左右逢源,有如行云流水一般。足见他对这些历史和唐代现实,肯定是非常了解的。
三
白居易闭门累月,完成了所有模拟答卷。他冷静了几天,又反复打磨,最后合上书卷,信心 满满,长吁了一口气。
备考工作已完成大半,接下来,还有一个项目。那就是,选 择附送的诗歌作品。
制科考试的设计比较人性化,除了临场发挥的策论,还要求考生附上几件以往的作品,主要是诗歌,以供主考官综合平时成绩来评定打分。就是说,选送的作品也很重要,会影响最终成绩。
白居易写过的好诗有很多,实在难以取舍。他斟酌再三,终于选定了排序第一的作品,即十六岁那年所作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看标题“赋得”二字,就知道这是当年为进士考试准备的习作,也算是模拟答卷。
作品写送别,也许还讽喻了其他什么,而重点却是讴歌野草的旺盛生命力,从而表达对自然规律的敬重和赞美。选附的这首诗,与《养动植之物策》的观点前后呼应,相辅相成,堪称绝配。
一切准备就绪,已是满城桃红柳绿。诗人白居易心里装着《养动植之物策》等七十五篇文章, 带着他的离离原上草,微笑地走进了上都长安的制科考场。
四
考卷打开,试题是“自兵宿中原,生人困竭,农战非古,衣食罕储……”
这个,与《养动植之物策》的内容一点关系也没有。
不过,也在白居易的备考题库中。
由于准备充分,白居易发挥得酣畅淋漓。他认为,民生饥贫,是赋税过重造成的;赋税过重,根本原因是连年征战;之所以连年征战,是由于边祸不断;边祸不断的根源,是朝政的荒颓和吏治腐败……
吉日放榜,白居易高高得中,并很快被任命为周至县尉,相当于实职副县长。与他同时上榜的有十七人,包括元稹、韦温、崔护等后来的大诗人。
官场比想象的复杂和险恶,有些真善美的东西会逐渐淡化消弭。白居易从政几十年,得意过, 失意过,也不曾免俗。但无论兼济天下,还是独善其身,他始终保持着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和敬畏,保持着珍惜资源、崇尚节俭的一脉家风,正如他对劳苦大众的关心同情一样,从未改变,而且越来越执着,越来越深沉。
居官之后,白居易起尝一瓯茗,行读万卷书,一直不失清寒本色。他对物质生活的要求比较 简单,在与好友元稹的通信中几次提到,饭能吃饱就行,钱能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就行。
白居易的业余爱好,主要是种花种树。
春天插柳,他兴致勃勃,还写下了著名的《东溪种柳》。
担任忠州刺史的时候,他选了一片山坡,用来种花。这片花地成为城市名片,白居易将之命名为东坡。此东坡比北宋之东坡,早了二百多年。
在担任杭州刺史期间,白居易紧衣缩食,把节省下来的薪水积攒起来,卸任离开时全部留给 地方财政,用于保护和治理西湖。
也是在任杭州刺史期间,白居易力排众议,主持修建了西湖大堤和水闸,提高了西湖蓄水灌 溉和防洪能力。
当时修建西湖水利工程,从小范围看,可能对鱼类有些影响,但从更大生态系统的尺度,特别是灌溉的需要来考量,则利大于弊。白居易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建立在尊重和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绝非极端自然主义。他知道,保护自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长久地利用自然。在 人与自然的需求之间,必须找到平衡。
那篇《养动植之物策》,虽然考试时没有直接用上,却在后来的从政过程中得到实践。
五
《养动植之物策》的观点主张,也融入了白居易的诗歌作品。一代诗魔白居易,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写进了一首首诗里,成就了一篇又一篇千古佳作,也形成了独特的诗歌话语体系。
尤其是写野生动物,白居易自成格局。别人写,大都以动物为意象,以动物写人。白居易则 是直接写动物,运用拟人手法,以人的感情揣度动物感情,更像是为野生动物代言。
他描写痛失慈母的小乌鸦哑哑哀鸣,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慈乌夜啼》将心比心,传递出的何止是对动物的同情。
他写燕子看着儿女长成飞走,失落和伤心让人感同身受。你看那,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最能体现他对动物热爱与体恤的,是那首《鸟》。谁道群生 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 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
在白居易看来,生命是平等的,人应该尊重自然,爱护野生动物,这是植根在他心间的朴素的生态伦理观。他劝导人们,在鸟类哺育后代的阳春三月,千万不要打鸟,因为鸟宝宝正在巢中嗷嗷待哺。打一只鸟,等于害两代鸟。这不仅违背伦理道德,也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他的诗作所传递的观念,与《养动植之物策》一脉相承。这首诗在当时流传很广,很多人深受感动。这种感动,延绵千年,我们今天讲保护野生动物,引用最多的古诗句,仍然是劝君莫打三春鸟。
白居易参加制科考试,是在公元 806年。
此前此后有过无数次科考,考生准备的模拟答卷多如牛毛。现在各种公务员录用考试、干部 选拔考试也是数不胜数,每一个报考者恐怕都准备过策论。
考试一过,备考资料大多会进入废纸堆,其中观点往往也是不了了之。时间一长,连自己都 忘了。
再看白居易的七十五篇策论,篇篇都是心血之作,有思想、有主张、有真情实感。他怎么写的,真就怎么做了。文章所阐述的思想主张,令后人常读常新。
我们现在讲的很多生态环境理念,本质上仍然是在解读白居易等等先贤,而且理解得还不够,做得更不够。
正由于是心血之作,白居易很看重这七十五篇策论。他精心勘校,将之编辑成册。
这就是我们今天仍在传诵分享的经典,《策林》。
(杨明森,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监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