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人们对“改革开放”这个词并不陌生,这个名词起源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共产党根据我国国情确定并实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对内改革主要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设。
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由农村伸展到城市。在农村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存责任制,其主要特点是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在城市的改革中,主要在管理体制、所有制和分配上进行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变单一为多种、按劳分配等。通过改革,调动了各方便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国内外形势,改个进入关键时期。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10月,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召开;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生产力高速发展,是人民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对外开放主要包括经济特区的创办、沿海经济特区的开辟以及浦东的开发与开放。
经济特区的创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以市场调节为主。特区的创办,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浦东的开发与开放。浦东位于上海,有较好的建港和水运条件,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开放,浦东面貌发生惊人的变化,成为了上海新兴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多年努力,付诸的大量心血在一点一点发挥着它们的作用,为中国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的决心,作为中国的花朵和未来的希望,我们要努力学习,为中国的繁荣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