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二中英语组 赵海玲
2020年8月17至18号,安徽省砀山第二中学一行19人到合肥六中参加了暑期分科校本培训。合肥六中、定远英华中学和砀山二中三个学校老师参加了本次培训。合肥六中准备充分,邀请知名专家共同参与,以新教材、新高考为着力点,聚焦课堂教学和考试命题,不仅注重培训的时效性和精准性,更注重教师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此教研活动从学科同课异构、知名专家讲座到高考限时命题,走出了教学研讨模式化、僵硬化的套路,教师与同行和专家间基于情境的互动交流使本次的教研活动落到实处,获得实效。
8月17日上午,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教研员肖胜兰给英语学科教师进行了《高考英语模拟题的命制》的讲座。
肖老师的讲座以2020年全国1卷为例进行分析,综述了2020年全国卷1的四大特点:1. 选材注重材料的经典性而非时效性。2. 出题角度不仅突出细节还注重语篇内容的内在联系。3. 阅读理解的层次由细节表层理解转向主题意义之下的篇章细节和文章结构和语境的深层构建。4. 作文没有以书信的应用文形式而是以写人记叙文形式出现,书写角度全面,学生不会偏题,但注重语言功底和语言能力。
对于高考英语模拟题如何命制,肖老师详细讲述了高考题以及模拟题材料的选择和出处、分项命题要求、选材标准、设点要求,选项的设置以及命题流程、命题说明和命题建议。讲座有理、有据、有例,让人受益匪浅。肖老师特别提出试卷格式和题目易出错的点,如:电影名应用斜体;题干与原题形成对搭;选项的长短顺序排列(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完形填空设空间格不能太短(一般超过4个单词)。
随后,肖老师给出一篇320词左右的短文,要求老师以此文本为材料,在一个半小时内设置一篇3+3的阅读理解题或完形填空题。
17号下午,命题老师就自己的出题思路进行交流和研讨,感悟命题的过程和得失,一天的学习收获满满!


8月18日上午的教研活动是同课异构,题目为The person I respect,是2020年的高考作文题目,课型为写作课,由安徽省合肥六中的老师刘琴和南京十三中的吕华兵老师执教。

刘琴老师从who is our respectable person ,why he is our respectable person and how you can become a respectable person几个方面展开,课内不仅引导学习、领悟应知词汇和知识点,有高级句式的展示、应用讲解和传授,有能力提升的及时写作,更有迁移提高的“什么样的人是可敬的人”讨论。本节课不仅拓展了写作的知识空间和思维空间,还对学生进行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情感指导。
本节课,刘老师分析文本信息的切入点精准,分析细节信息细致到位,在教与学之间搭上了支架,引导学生用所给关键词、句进行谋篇,提高了学生写作的技能和技巧。本节课的教学步骤紧凑,教学任务布置明确,学生学习活动多样,教师指导到位,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强,在引导、辅导学生主动学习方面循序渐进,值得借鉴。同时,教师在释疑、解惑、单独处理学生学习问题方面给予很好的展示。

吕华兵老师的这节课,他围绕三个关键词“person, I , respect”,通过who,what, how,三个问题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积极讨论。老师用问题驱使课堂,从四个方面 “Focus on positive character features. Try to be more specific. Add an example or a reason . Add a story. ” 引导学生谋划文章的语篇结构。 同时,老师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进行自评和互评,并给予一定的评判标准(Excellent, Good, Satisfactory, Fair, Improvement required),达到了互动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效果。
吕华兵老师通过教学语言(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随机问题把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拓展,并且在应知应会上进行补充,还用恰当的问题适时地评价学生学习活动,引导、启发、激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帮助学生共同研讨解决写作中出现问题。老师准确的总结和点评解决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师的引导、问题的趋势、学生学习活动的展开衔接自然。学生在活动中交流中解决、掌握缺失的知识,学生间的相互帮助、探讨和交流,内化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南航中学的李杰老师就这两节同课异构的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刘琴老师的课,他从三个方面看目标,看过程,看结果来评价。但是,在学生之间交流、合作、分享、讨论等方面,以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面有所欠缺。

吕华兵老师的这节课,他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方面评价,做到了脑中有纲、心中有本、目中有人、手中有活、心中有评。但前期的语言输入,较少给学生的语言信息不够足。总之,这两节课是扎实的,充实的,丰实的两节课。

8月18日下午,南航中学李杰老师进行了《指向学习能力的英语教学策略》的讲座。
李杰老师从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避免灌输,如何鼓励学生主动提问等方面研讨解决困扰老师的实际教学问题,使在座的老师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这次的暑期新教材培训,让我们在新教材的背景下施行教学实践有了前进的指明灯和行动标杆,在今后的教学教育教研活动中,我们会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心中有纲(课标)
立足新课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合作、共同研讨、探究。实践运用学习观,力求课堂教学有情境、有层次、有意义、有实效。
心中有本(蓝本)
全面领会新课标,做到心中有蓝本。有整体的大概念,立足教学的情景化,整体规划单元教学,指导学生结构化的学习,做到教—学—评一体化。
目中有人(学生)
心中有课标,目中有学生,变课堂为学堂,变课堂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变“教师主讲”为“学生主学”。课堂上唤醒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情感上参与课堂);问题驱动学生主动思考,三分教学、七分等待,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内化所学知识(思维上参与课堂);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主动提问、讨论、探究、释疑、解惑,解决学习问题(行动上参与课堂),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把活动的空间让给学生,把表达的平台送给学生。
手中有活(绝活)
形成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魅力,在教学过程中能展现自己的个人魅力,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心中有评(评价)
教学评一体化,使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贯穿教与学的全过程。通过“师—生”、“生—生”、“生—师”等不同层次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通过“胜利者效应”的正面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
新高考就是一个新起点,希望我们二中以此为契机超过一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