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二中数学组 华恩亨
8月17号、18号,我有幸参加合肥六中关于高中数学新教材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培训,也很荣幸的能够聆听到浙江省特级教师—曹凤山老师对于新教材的课堂教学建议。
众所周知,浙江省在新教材和新高考方面一直位于全国高考改革的前沿,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有很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而曹凤山老师作为特级教师,更是常年奋战于教学一线,他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建议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感受良多。总的来说,经过两天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获得的感想和心得体会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 “回归原点”,指的就是数学最基本的东西,定义、定理、公式,在教学时要“以教师的百转千回,换取学生的自然简单。”特别是曹老师在讲题时反复强调,不要给学生总结那么多题型和特殊做法,去找“原点”,小题要小做。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尤其是数学基础不太好,底子薄的同学来说,过多的题型记不住的同时,更不会用,不如让他们记最基本的东西。
二、“做给出的题”,就是要重视教材和高考题,数学不能不做题,也不能乱做题,题目的选取很重要,曹老师一节课五道题都是近三年高考题,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对于数学这科来说时间太紧。每节课的容量也就是小题7、8道,大题4、5道,所以每节课这几道题的选取就尤为重要了,不离考纲,贴近考点是选择和准备教学内容的根本依据。
三、“目中有人”,教育讲求“因材施教”,所以了解你的学生也是搞好教学的重要环节。曹老师提出,鸳鸯绣出从君看,“更”把金针度与人。高中阶段的学生数学学困生特别多,没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需要讲解题思路的同时,讲解题方法,写解题过程……。还要对他们提出要求,他们记性差,就要勤考;他们不愿意动笔,就要多算;他们不会分析,就要常练。
四、“行后三思”,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行而后思。 一思“对”——回顾解题过程:策略是否可取? 即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这样做正确吗?(或完备吗?)这样做的关键是什么?二思“优”——审视解题过程:方法能否更佳? 即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我会这样做了,但这样做感觉如何?我还能怎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做法?三思“通”——变换题设或结论:规律能否推广? 即在解题后引导学生反思:如果变更题设,结论又怎样?如果题设一定,结论能否更趋一般?通过探究通性寻找通法。这样经过多次的反思,一次次加深理解,最终达到根深蒂固。
培训是结束了,但是真正的历程才刚刚开始,教师的学习和教学研究是无止境的,这还需要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